学校现有28位教职员工,40岁以下占75%,大专以上学历占总
人数的40%,并且100%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在市区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中
获奖率占78%,学校语文、数学教研组均获"鼓楼区教研组"称号。写字教学是学校的特色,曾获南京市优胜奖。97、99年
分获区"家长学校先进集体"称号。我们将秉承求实、求真、求新的教风播种希望,谱写敬业爱生的奉献新曲。
南京市宁工小学地处河西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景区,占地面积7304.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10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946.4平方米。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教师45人,697名学生,其中外人务工人员子女共计483人,是一所以外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为主的学校。 学校在“着眼三同教育,彰显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想引领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写字教学、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办学效益日渐显现。2003开始,学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限度地吸纳流动人口子女来校就读。几年来,坚持“三同教育”的理念,对证件、符合政策的学生实施“同城待遇”,将农民工子女编入普通班级进行“同班教学”,对所有学生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追求“同等质量”。由于“三同教育”践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因此,几年来流动儿童占学生总数比例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流动儿童数共计483人,占全校学生总数69.2%,学生来源很广,东至福建、西至陕西甘肃、南有海南、北至黑龙江,遍布全国21个省及直辖市。
一、确立“三同”教育思想,践行教育公平的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越来越多地涌入城市。南京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流动人口不但规模庞大,而且渐渐成为常住人口,这种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使得外来工子女入学日益凸显出来。
为有效地解决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对外来工子女就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当地水平,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学区内适龄儿童数偏少,学校有一定的能力接受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就读。这样既可以解决校舍和设备的闲置问题,又可以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使学校有长足发展的根。真正做到为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教师提供发展的舞台,为社会提供满意质的服务。让民工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同在蓝天下,享受党的阳光雨露。
为了落实办学思想,凸显对农民工子女的“三同教育”,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国办发[2003]78号文、苏教基[2001]84号文、宁教[2002]31号文和鼓教发[2004]20号文精神,在接受外来工子女入学时,严格按文件精神执行,凡暂住在学区内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持(1)身份证(2)户口本(3)暂住证(4)就业证或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5)计划生育部门开据的独生子女证或准生证(6)借读证明等材料来就读,在收费上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享受同城待遇,不再收取借读费和捐资助学款。
同时,对外来民工子女,按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育、管理,在奖励、评优、申请加入少先队员、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对按照规定完成学业、考试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二、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尽快融入城市
由于农民工一般忙于生计,较少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加之孩子学前教育缺失,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较差。培养占全校学生总数70%的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摆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将“农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特点分析及培养策略的研究”作为主课题进行研究,用教育科研引领德育工作。此外,学校还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三心”教育的要求,即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孩子,用耐心帮助每一位孩子,用信心激励每一位孩子。要求每一位教师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流动人口的子女尽快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一般说来,农民工子女的卫生习惯普遍较差,鉴于这一现状,学校重点做好学生的“三洗一剪”工作,即洗手、洗脸、洗澡、剪指甲。利用每周二的卫生日,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生怎样洗手,督促学生如厕后用肥皂洗手,饭前认真洗手、洗脸等。每周检查学生的头发,指甲,提醒学生常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并评选卫生小卫士。如四(2)班的李毛兰,父母长期在各地奔走,为生活而忙碌,对其学习生活难以关注。刚到时,这个孩子衣着不整,头发凌乱,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子,接手后,我们的管艳艳老师一有空就给她梳理头发,陪她一起去洗手。经过多次交流提醒,李毛兰变干净了。
为了加强流动儿童良好欣慰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承担了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特点分析及培养策略的研究”。目前,该课题已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前期的调查研究活动,努力创设氛围,培养农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让农民工子女同其他的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城乡学生之间学业上的差距
农民工家庭困难,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够,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姓名和出生日期。许多孩子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也匮乏,与城市儿童相比,在学业上差距大,有的孩子在一年级入学时不会从1数到10,有的哪怕连简单的儿歌也不会念。这些孩子的入学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一方面加强师德教育,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质量为魂、绿色接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要求;另一方面,加大教学管理的力度,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以快速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教学管理上,追求一个“严”字;练好内功,提高师资素质,达到一个“优”字;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坚持科研兴教,达到一个“新”字;软件、硬件兼施,实现教育现代化,达到一个“高”字;整体推进,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一个“全”字。学校先后制定了《宁工小学教学奖惩条例》、《宁工小学加强集体备课意见》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条例,加大教材钻研和备课的力度,组织任课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要求骨干教师上好示范研究课,普通教师上好汇报展示课。学校搭建舞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遇,让青年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对薄弱教师进行跟踪听课,认真做好帮教,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听、赛、谈、研”,以师徒结对、互帮互学等形式强化了强化全体教师教改意识,课改研究的力度和效度,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
在严格遵守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科的课时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就拿英语学科来说吧,近7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学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近有南京郊区,远至东北黑龙江,由于地区不同、教材各异、家庭情况复杂,全校英语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全区统考学校均分只有50分左右,与兄弟学校的成绩相差30、40分,严重地拖了鼓楼区英语教学的后腿。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地方课程中拿出课时加强外语教学,此外,学校还规定,外语教师可以利用周三下午政治学习的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提高英语成绩。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支持下,英语学科的考核使用两套方案,一方面采用区进修学校提供的参考试卷,找出与兄弟学校的差距,另一方面采用学校自己试卷考核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组织有效,措施得力,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一、两年,已经完全能够和兄弟学校一样接受区里的测试与考核,并且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今年年初,六年级英语均分达到78.5分,接近区均分,与兄弟学校成绩缩短到15分左右。受到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充分肯定。
不仅英语学科如此,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也在稳重推进,2008年元月,在区五年级质量调研中,五(1)班数学、英语均分与区均分持平。对于一般的学校,也许这样的成绩不算什么,但对于这样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老师们付出了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就这样,学校的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生活、学习、行为上有困难的农民工子女付出着、努力着,老师们坚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收获,老师们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爱心与耐心,农民工子女的每一点良好转变,家长们的每一句感谢,都让老师在辛苦之余,幸福着,骄傲着,因为老师们在为政府和人民做着意义的事情!
四、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了更好地关心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学校不断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不仅从心灵上给予他们必要的抚慰,而且还从物质上进行关心和帮助,采取多种办法,对他们进行资助。学校不仅按照政策免除了所有学生的杂费,而且还对特困生、贫困生加大了帮扶的力度。目前,学校共招收483名流动儿童来校就读,还建立了专项资金,每学期,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减免他们的校服费、困难班费、综合实践活动费、中午在校就餐费等各种费用,仅本学期,用于特困、贫困学生的扶贫资金共计14024元;学校同时还开展“爱心义卖”、“变废为宝”等活动,并积极与街道、社区、企业合作,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对学生的弱势个体进行资助,4年多来,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费用高达5万余元,学校无一名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五、强化特色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喜人
几年来,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本地孩子一样坚持素质为先、德育,做到“三同教育”:即同城待遇、同班教学、同等质量。在各级各项比赛中,农民工的子女与本地孩子拥有同等的受辅导机会和参赛机会,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第六届、第七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江苏赛区竞赛中,校海模队均获得小学综合团体的好成绩,在全国总决赛中,获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学校还成功承办了鼓楼区首届航海模型大赛,并获大赛组织奖,团体第二的好成绩。随后,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海模比赛团体一等奖,60多人次在全国、省级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还有棒球队、舞蹈队、合唱团、鼓号队等众多社团,鼓号队参加市里比赛取得了南京市二等奖,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演出,棒球队获江苏省2008年青少年棒球比赛男子甲、乙组两项冠军,在这些团队中,农民工的子女占到60%以上。2007年,学生70多人在江苏省小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景观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全民健身先进集体、南京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十五规划先进集体鼓楼区文明单位、鼓楼区三八红旗集体。
由于在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中工作所作的贡献,学校受到了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2005年以来,国家总理温家宝、原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副省长张九汉、原市委书记罗志军、市长蒋宏坤、介绍主席汪正生、区委书记鲍永安、区长徐苏宁等领导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三同教育”给予高度的评价,2005年10月23日,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亲临学校并欣然题下“摇篮”二字,这是对外来务工子女及教职员工极大的关怀与巨大的鼓舞!